讀自享受

讀爸是一個網路銷售的網路賣家,其實我無時無刻都在工作,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希望能有時間陪著孩子閱讀,我預先在網路留下我心中的書單與想表達的內容,希望有天能好好的陪著他們閱讀這些書籍~

台股指數今天創新高了,回頭反省自己的狀況

台股指數今天創新高了,回頭反省自己的狀況

・2024的7&8下殺當時,自己個股與含積的科技ETF都有持續加碼,但個股買比較多

後來,個股沒啥動,ETF有上去了

・2025的4月大跌,自己乖乖地只買ETF,畢竟個股已經買太多了…………

即使今天指數創新高,最大持股的營收與EPS其實到近期財報開得比去年好,但仍是躺在相對指數2萬點附近(不受市場青睞)

■檢討:

1.去年7&8月時,仍著重個股,後面反省自己選股能力還是太差了,只能說至少公司營運仍算是OK,只是股價不漲,就續抱但不加碼

2. 今年4月大跌,乖乖地買ETF,並且一路往下買,買到沒錢。放到今天跟著指數創新高

但該反省的是自己的資金控管與配置太差😵‍💫

難得出現的連3天全面跌停,自己因為先前持續亂買(還好去年的配息乖乖地無腦買ETF),造成能加碼有限,即使創新高了,對整體績效幫助有限,當然個股買太多+疲弱走勢也是最大影響。

●該如何調整?

短期:
非核心持股,有反彈就換到ETF,先前第一波急彈時,已經有執行部份更換,目前等待第二波

長期:設定出資金配置與使用時機。

1. 小額定期定額部份,就無腦投(平常本業收入)

2.將收到的配息再區分「隨時可以投入」與「大跌時才投入的部份」預計各50%

大跌時才投入的部份就轉定存,避免自己又亂投,然後預留資金存到約整體資產到30%就好,其餘仍投入ETF,避免過多現金。

3. 長期方向轉往「累積資產」為主,慢慢將ETF比重拉到資產70%,個股30%,最終比例要拉到ETF90%:個股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dbox

或許你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