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自享受

讀爸是一個網路銷售的網路賣家,其實我無時無刻都在工作,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希望能有時間陪著孩子閱讀,我預先在網路留下我心中的書單與想表達的內容,希望有天能好好的陪著他們閱讀這些書籍~

故事思考

故事思考

感想:未來預演的步驟化

未來預演

作者像是利用〔隱性潛能〕中,將目標試著用鷹架理論並遊戲化,讓練習進入盡情享樂的過程進而達成目的

隱性潛能

他提出五個步驟,像是為自己寫下ㄧ個故事

1. 藉由想像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狀態,去跳脫與解鎖目前的局限

■例如,想擁有清醒不受侷限的人生,而不是整天混沌

2.設定自己‘’已成為‘’什麼樣的角色

■例如,想戒酒就設定自己是不喝酒的角色,而不是‘’想‘’戒酒

3. 思考已成為這樣子的角色時,會有怎樣的行動,並動起來

■例如,已成為不喝酒的角色,自然就不會去看賣場的酒品展示
(即所謂提升角色在心中解析度,讓角色與目的更明確“印入”心中,未來預演中提到想法跟感受要同步才有效)

4.如何打造已“成為的角色”該有的環境

■例如,避開喝酒的邀約場所與喝酒的人
即使是吃宵夜時,也不會想到舉杯宿醉

5.推動整個故事的方式

■例如,整個故事描繪出清楚與執行

終章則是告知其實故事ㄧ直都未完結,持續享受著當下的過程

=====有疑問的地方=====

前3點很明確的將未來預演步驟化,第四點更為重要,但書中提到2個部份是我自己抱持疑問的

1.改變環境就是改變身旁的人?

■畢竟沒有人可以改變其他人,能改變的永遠只有自己。

改變身旁的人或許是翻譯問題,換成選擇適合的人好像比較恰當,即使是看著網路社群,想讓自己工作事業能更突破,就不要選擇看抱怨工作的文章與社團=>信念往負面

2.提升網路社群支持度

■這個作法‘’有前提‘’,如果是從事網路平台創作,當然是必須

但要小心落為‘’他人基準‘’,最後讓自己的導航整個歪斜了方向,並且陷入患得患失

他人基準=>改變現實的潛意識法則:用負面情緒改變自我,實現理想生活

================
整本書到第四點後,就有點過於雜亂的敘事性寫法,就讀者角度來說有點難以接收資訊😅😅

像是作者的層次是我們平常人無法理解的感受,而書的前言又是告訴讀者:這本書就是要可以“成為讓你照做的食譜”,似乎有點違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dbox

或許你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