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ㄧ篇說:可以停下來重新設定導航
突然想到少了個“前提”,有些人的導航即使是一路順暢的走到目的地,然而卻會有種無力感違和感,潛意識似乎隱隱約約的問著你ㄧ句話:
「真的這樣子就好了嗎?這會是你要的?」
這前提是你的導航目的地是由別人決定好的,通常是父母親;而自己即使達到了他們的要求,也有不錯的成果,但總會有這是我該做的義務,如同書中寫到的增加大腦痛苦系統活躍
另一個前提則是“突然轉向”
中年階段俗稱三明治,上有老下有小,不再像是年輕時的隨心所欲,導航的目的地也往往會中途轉向,轉為他人基準、轉為這是我的義務!
開始告訴著自己是身不由己,我就該如此這般,陷入導航到底該往哪走的僵局
不管是由別人決定的導航還是自己突然轉向的導航路徑,當察覺這個問題後,有2個步驟可以參考
1. 要確實先將自己拉回“自我基準”,才能清楚看到“整個現狀”
2. 利用〔矛盾思考〕不用非得選擇a或b,試著找出三個以上的選項,讓ab得以融合或跳出更大的框架包進整個a與b
以上也是對著自己說的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