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輸出也就忘了輸入了什麼
看完底層邏輯2之後,我只記得智豬博弈之搭便車(因為很賤XD)
底層邏輯2裡面幾乎都是數學公式XD,而書中的數學公式與實際應用案例似乎不多,無法體會…………(大概也是沒有到那個規模,實在運用不到,畢竟我很清楚“人最難”,要擴大市場必定要有人力,其他的就是砸錢而已)
只讓我想到與其相反的小數據獵人與終局思維中的高清析資訊,因為有些事情無法從大數據或機率去得知,特別是機率,我自己會覺得存在於母數範圍與時間點的設定值如果是有偏差的?!那這個機率值=運氣
母數範圍與時間點的設定值=>就像終局思維中的‘’定義問題‘’,問題定義錯了,那即使有好的成果也是‘’運氣使然‘’
比如說底層2以創業次數vs創業成功率做統計,或許隨著失敗的次數會提高後面的勝率
然而,這個前提是什麼?產業不變動的情況下,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即使是單一產業都會有變動,更別說跨產業,隔行如隔山
如果創業越多次就能真的成功?這個在統計與實務上有著相當大的違和感,特別是在勝算這本書的內容就有對應到這個創業次數vs創業成功率的疑問
所以底層2整本書讓我有很大的違和感,我記得底層邏輯1很好看,但是!!
我卻記不得任何概要🫣😭🫠😓
我想原因就是沒有做“輸出”,即便輸出的是垃圾也好,都有助於自己的內化(註)
#要找時間從看底層邏輯1了
#勝算
註:數學不會就是tmd不會,我曾被教會了微積分,到自己再教會別人時,發現原來這題是“這麼ㄧ回事”,透過死背的學會與自己懂得教會其他人的歷程得到的時候,才是真的會
可是!!數學不會就是tmd不會,沒持續用的情況下,考完試就全忘光光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