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自享受

讀爸是一個網路銷售的網路賣家,其實我無時無刻都在工作,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希望能有時間陪著孩子閱讀,我預先在網路留下我心中的書單與想表達的內容,希望有天能好好的陪著他們閱讀這些書籍~

不要用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的偷懶之案例

#不要用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的偷懶

我想到一個案例😅😅

前幾年,某位朋友詢問我相關廣告怎麼做,我看了看,問了一句話:你只有賣這家的產品嗎?(而且該公司是採直銷方式)

對方說是,我隨即提到這樣子“很危險”

因為很多代理商都會遇到的情況是,當商品銷售狀況不錯時,原廠不是改條件就是更過份的取消代理自己賣,台灣保時捷代理商記得就是被原廠拿回銷售權

類似底層邏輯2說的智豬博弈之搭便車,由前者將市場消費者習慣養成後,規模經濟大的企業直接接收這個市場

另外只代理一間商品,如果出現問題那也是毀了自己的信譽(其實不管是直銷或公司業務,你實際上賣的也是自己的信譽)

================

就以上的疑慮,我的提議是轉型為有信任度的代理商,可以代理相關領域的各家產品
(戰略方向的定位)

像486電商這種模式,而不是純代理某間公司的產品

再來,因為是直銷,我稍微再社群搜尋品牌名稱後,發現很多個體戶都再做,就不建議在fb打廣告,因為廣告打了可能幫其他人銷售,試想當你發現某個直銷商品還不錯,那又發現自己週遭有朋友再做,那常理來說會捨遠求近

可以考慮往line廣告發展

但是,如果執行戰略的定位,那就沒差!!

===============

1年多後,那位朋友告知該產品銷售狀況被其他更低價品牌衝擊到(註1),只好盡快再找其他商品賣

先前有聽對方說單純賣該公司的商品收入還不錯(或許因為如此,我的提議看起來擺到一旁,畢竟那個提議的前置作業是困難的,能盡快賣出商品+找下線才能盡快有收益)

=>戰術上的勤奮也有成果,只是遇到衝擊時,就需要更多的努力或許才有機會?(註2)

不要用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的偷懶,上面這個算是自己看到的案例

註1:〔你可以賣貴點〕這本書也有提到,因價錢而來的客人,最終因價錢而離去;畢竟總是會有像鴻海這種擁有“規模經濟”去成為市場破壞者。猶太人也總是說削價競爭是最愚蠢的事,不單降低利潤,也嚴重破壞了市場原有價值

註2: 股神 巴菲特說與其待在一艘破洞待補的船,不如快點跳到另一艘完整的船。

選擇>努力

#劉潤的勝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dbox

或許你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