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鑰匙?症狀解與槓桿解
這裡就有點「聽君說1分鐘猶如60秒過去」
章節是談萬能鑰匙,前提也寫得很明確,不要只想解決著‘’眼前的問題‘’,問題是解決不完的
只是整個章節只提到要往別的方向思考,這對讀者來說很模糊~~
這部份就像是〔第五項修練系統思考〕提到的症狀解與槓桿解的差異
症狀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問題癥結點沒解決永遠處理不完(直線性思路)
槓桿解=>從整體的流程去觀察與思考,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否某個施力點過大,造成反饋也爆開,將這個地方槓桿解除(環線性思路)
舉例來說:發現水桶的水滿出來了,
症狀解就是看到問題在水滿出水桶,認為水桶太小,又換了更大的水桶,但過陣子又會持續滿出來=>水桶永遠換不完
槓桿解,則是思考整個環線,水滿出來了,往回找到水龍頭關掉就好了
謎之音:其實我自己不太理解為何稱作“槓桿”解,就我自己看了系統思考與業務戰的說明,那個針對整個環節中堵塞的地方做調整,這種調整用「槓桿」這詞自己覺得很違和😅
這種「調整方式」比較像是回復平衡或置換節點方向,讓施力點錯誤的造成不當的反作用力消失
或許「槓桿解」不是名詞上利用槓桿的意思,而是槓桿這個「翹開的動作」的動詞,將堵塞的環節「翹開」
#寫著寫著好像找到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