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不止是股市交易才用得上,很多事都是如此
重看了一次,記得在創業前幾年就看了這本書,記憶中很好看,這次重看發現或許自己在創業中也受惠於這本書的概念
像是當你專注於想達成的事情,就會看到各種可能性
創業初期多少會遇到超商不取貨與取消訂單,當然是感到受傷,可不知何時突然這樣子告訴自己與夥伴:
【我們專注服務好願意使用我們產品的客戶就好,也盡量抽空詢問客人使用狀態,得到客人的讚賞】
==================
會再重看,起因是這2年自己反省原有的交易模式,似乎可以調整得更好,書中寫到“擁抱簡單”
我確實做到超簡單,這個模式也有很好的報酬,只是自己檢討哪些為何成功哪些為何失敗?最終發現成功與失敗仍在產業發展與個股的市場未來估值(因為我其實只看圖,公司現金夠多就照模式進場,有夠無知的)
另一個問題是我受限於目標價的觀念,有時候反而正在起漲大波段卻錯過了,或者看到疑似已到目標價會擔憂追高
原有的模式只低買,然而資金效率確實不好,也會遇到低價陷阱,形成我的單蠢模式成功與否=>隨機漫步
最後則是部位調整的思考,原有模式低買區脫離了,就不懂得何時可以加碼?形成本小利多,利不多(模式達成目標價在80~100%)
再次看完後,知道自己該想法子‘’寫出來‘’,新的進化版與細節差異,何時該低買何時該適度追價,利用某個基準點+量能失控例外因子去判斷
最難的大概是‘’何時賣出‘’,才能讓獲利奔跑到最後?除了移動出場點,另一個大概是老余的尖尖的
畢竟也抱過太多檔沒到目標價,就過了一座山,等確認爛掉再賣出往往也沒利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