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近期實際案例,叫萌呆擦桌子時(餐後)
畢竟他還小+特愛鬧,總是會擦不乾淨
而我檢查的時候,常常會直接說:過來!沒擦乾淨~~~~
這種話語是我的系統一“快思”,直接用最省大腦運作模式說話,完全不費力
(我比較累的時候,系統一會直接奪走反應的掌控權)
而前幾天呢?我看到桌子還是沒乾淨,但我改口說:很好,你已經80%都擦得很乾淨了,剩下一點點,再加油
然後自己就順手擦乾淨,這時候就是刻意啟動系統二的慢想(當然就是身體狀況比較好一點的情況下)
在〔神經可塑性〕與〔快思慢想〕都提到大腦原始設計是用來讓人類生存的,所以平常會盡量節省資源,以備遇到狀況時使用
〔神經可塑性〕也提到同樣的話
語言形塑思考
思考形塑感覺
感覺決定行為
行為最後變成了習慣(信念)
思考改變了,行動也會改變,習慣也會改變(系統一快思)
而我自己開始有意識地運用系統二慢想去改變話語,也是想擺脫“情緒預設值”的影響力
(終局思維)
養成換句說好話的習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