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自享受

讀爸是一個網路銷售的網路賣家,其實我無時無刻都在工作,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希望能有時間陪著孩子閱讀,我預先在網路留下我心中的書單與想表達的內容,希望有天能好好的陪著他們閱讀這些書籍~

漫畫圖解‧立即可用的NLP:激發潛能、完美溝通、成就自己想要的未來

漫畫圖解‧立即可用的NLP:激發潛能、完美溝通、成就自己想要的未來

【一切唯心造】

這裡我想試著用〔圖解佛教八識〕這本書提到的識的「五遍心所」去描述NLP的基礎架構循環

NLP,N是指五感,L是語言,最後再循環成固定模式

唯識論提到,像是眼睛看到一朵花(花為外境),回傳到眼根,在心中形成類似鏡像產生了花的形象於心裡,這裡是自己產生的形象並非真實,而每個人產生的感受多少會不同

例如小孩剛再學習語言時看到貓,大人會說那是「貓」,而小孩從視覺(見分)接受外境(貓)再回傳到內心產生樣貌(相的分辨,相分),再接受經過大腦整理「說出」貓

這樣子的流程形成所謂NLP

看見(五感)=>產生鏡像=>說出來

大腦就為這個貓的樣子,設定出模組,下次看到「同樣的樣貌」就自然變成直接反應的系統一=>那個樣貌叫貓

隨著年紀的增長,大腦自然設定了很多模組,也是為了降低系統二的使用,讓專注力能量可以保留給重要時刻(為了生存)

==================
NLP是大腦使用手冊,在理解這個架構後,就可以知道每個人對於外境的產生感受是不同的,也可以藉由自我產生的「受」去轉換當時「受的意念」,進而讓負面的轉換成有意義的方向,去釋懷當時的負面感受,也讓潛意識停止為了生存,不斷要求自己要提出解決方案讓「自己的時間凍結」在這個負面感受上,而無法前進

註:因為過程有點省略,所以搭上唯識的描述似乎會更容易理解

NLP的內容換框思考,就有點像是佛教說的放下,然而佛語多少過於堅澀的詞語比較難以深入理解

透過改變看待現實(外緣外境)的觀點,讓意義發生轉變(對自己),不讓其困住自己

心經裡這2段,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皆是指不需被「五感」牽引著真實的自我,五感所引起的外境外緣都是內心鏡像所產生,並非真實無誤,放下了就解脫
(一切唯心造)

而NLP則是將五感的受去轉換內容,兩者有點差異,並強調每個意圖背後都有其「正面需求」

=====================
透過改變看待現實(外緣外境)的觀點,讓意義發生轉變(對自己),不讓其困住自己

NLP在這基礎上延伸出細節的方式,像是三方換位思考,還有閃變換框、心錨、TOTE(沒有失敗,只有反饋)、扭曲的提問並重置

這些都相當實用與可以實際執行不會太過於複雜

例如:扭曲的提問並重置

在職場上多少會遇到上司的刁難與嚴格要求,當下的感受總是不好,然而當成長後,又不禁會回想,那是不是上司為了幫助自己成長才刻意這麼做?

三方換位思考,則是創業者非常需要用到的一部份

樂觀的想像市場的可能性,找出通道;要上路前實務地規劃該做什麼準備;再跳出框架外用第三者角度批判整體還少了什麼?真的能否執行?

在NLP內容的換框基礎下,各個延伸都相當實用,而這些還只是對於自我的部份

另外在每個人的地圖(濾鏡)上的交錯溝通上,又有另一個層面的做法,很值得去了解與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dbox

或許你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