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夠懶惰,再來要建立系統
在經營企業體系時,老闆都知道「買時間」這回事,畢竟1個人即使24hr都不休息,能做得事情仍然非常少
把時間買「回」來,意即創業者將自己的工作藉由雇請合適的人力,為自己買回更多時間,例如祕書為老闆省下自己管理時間與瑣碎事務的精神,讓專注力能量可以放在更重要的事
書中提到的審核=>移交=>填補,在審核上是實際情況最難的,畢竟人才是最難搞定的成本;特別是在於重要的核心職務代理人這塊,才是能「買回最多」時間的區塊,如果能力好卻有異心,也容易埋下地雷。
書中提到一個案例,企業家史都華連出差住宿都自己來,幾乎每件事都參與
=>不夠懶,也不夠信任同仁
在終局思維p188~189中這段描述
導師:夏恩,不是你的團隊有問題,而是你有問題。你的團隊不知道你最重視的是什麼?所以他們才無法在你缺席時做出重要決定
夏恩:萬一他們做錯決定呢?
導師:「只要是依據最重視的事情做決定就不會有錯」
建立系統,即使在經營者一週都不在公司的狀態下,仍然可以自行正常運作
(自己的經歷是,在初期開始打開訂單軌道時,就馬上在最重要的區塊上找人力,讓自己即使出國旅遊,也不會讓營運停擺)
這個前提是有適合的職權代理人+他懂你最重視的是什麼,例如商譽
下半部則解說營運上人力雇傭與領導原則等更細節的說明,提供「企業主」去思考
本書如果不是經營者可能會比較難體會到些什麼,或許先為自己買個洗碗機+烘衣機體會什麼叫「買回時間」比較快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連這2台都買不下手,那也別浪費時間看這本書了XD)
註:
自己覺得買回時間的概念也像是富爸爸的四個象限,其骨架都相似
差異或許是買回時間仍在B與S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