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樁未來是否有變數?
看到某水泥公司極力轉型,除了儲能外就是電樁,然後有一群死忠投資人跟隨著,還不准有人說該公司的壞話🥴
我自己的想法是,
儲能是有市場,只是搶到的市佔是哪方面的應用?利潤能到哪?
而電動車的電樁,除非未來真的可以進展到5~10分鐘內充滿
不然電樁模式“或許有變數”
畢竟以目前的電樁模式,等於就是要有“很多車位”才能放電樁,然後電又哪來?
==========
這個變數如果真的出現,那砸了大錢的固定資產就可能“難以回收”,這才是需要思考的地方
再來是因為烏俄戰爭開打,各國也多少會思考,如果完全仰賴電能時,ㄧ旦發生戰爭,對手當然是盡快先摧毀供電系統!
就國家安全 vs 參與炒作碳權
哪個重要?🤷♂️🤷♂️🤷♂️
全面電車化是美好的理想,現實又是如何?
==========
看好電動車產業,其實台廠有許多相關供應鏈,非得要找提供電樁的公司,更何況只是再建制中,相關零組件廠早已再供貨(類似圖2)
即使未來電樁真的有變數,但電動車本身相關零組件廠商卻仍是有需求的
風險總是先思考比較好,而非陷入於信仰
並非看衰,只是單純覺得就電動車產業來說,找電車本身所需零組件廠商會比電樁廠商來得好一些
畢竟車子是不斷生產與使用,耗材總是會有需求,而電樁所需產量與更換時間怎麼看都似乎追不上車子本身耗材的需求
by睡前廢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