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與輔助是兩個不同的層面
讀爸看到這篇感觸蠻深的,大概也是為何想孩子我想陪你悅讀的原因,在讀爸的年代聽了太多太多:你要好好讀書以後才有錢途這種話..............還好家母並不會這麼說,她總是說讀書是讀你自己興趣的覺得有用的,而不是死讀書!!
從小家裡也是家境沒有很好,但爸媽特別告訴讀爸:如果想要買書不要客氣!也從不過問讀爸想買什麼類型的書,想想真的很感謝父母親這點~
在這篇文章中寫到:[你剪了我的翅膀,卻抱怨我不會飛]
或許為人父母親總是覺得是為孩子好,卻忘了當你太多事為孩子做好決定了,也硬性規定了,孩子卻失去了如何選擇的能力...........
這也是為何最近很常提到[恩裡生害 害裡生恩]
延申悅讀:https://www.readforchild.com/2020/03/blog-post_7.html
讀爸跟孩子相處時,會視孩子的狀況而做不同的做法(畢竟有三個........)現在老大已經比較大了,所以蠻多時候讀爸會告訴他:請你自己選擇!
例如:
老大寫完功課之後的悠閒時間,讀爸會告訴他說:人的時間有限,所以你自己選擇"這段時間"要看電視還是完平板??
只能擇一!! (當然玩平板還多一個條件拉,要有做家事)
而老二老三當然就還無法這麼做,畢竟年紀還太小~~~
讀爸也常跟老大說你想上的社團課就盡量去報,多多接觸與玩得開心才是重點!
孩子的人生中在道德價值與自我的生活能力上,讀爸認為這是在"管教"這個區塊與層面
但孩子的往後發展與興趣,讀爸真心認為家長就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輔助立場,他們需要什麼資源能力所及當然盡量給,只要選擇的方向不要是有疑問的犯法的都好(例如在湯姆熊這種地方讀爸會規定不能碰太過於純賭博類機台,單純只為了拿彩票這種!!)
至於孩子是否真的只是一時興起或真的有興趣,後面自然會看得到(就像老大之前報魔術社,讀爸心想你大概是去看表演而不是去學的吧?!果然整學期下來完全沒看到他在練習......)
老婆大人一開始也質疑這件事,並且問他是否真的有想要學?!讀爸則直接打岔說:沒關係拉別想這麼多~
尊重孩子的學習動機其實真的蠻重要的!至少是他們自己主動,如果每次都質疑自然會造成孩子以後遇到想接觸的事物就會先思考是否會被爸媽阻擋而不敢在提.......
圖片截自該文章連結:
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12250054/15789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